張魯?shù)奈宥访椎澜塘x是:天下大同,護民佑世,天人合一,師法自然、平均主義,人人有飯吃,人人有衣穿;執(zhí)政理念是:主張社會為一個整體,由社會擁有和控制財富、資產(chǎn)、土地等,由五斗米道管理財富和分配財富給社會大眾。應該說: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主義制度。在東漢末期群雄逐鹿、天下大亂的歷史背景下,張魯欲在自已掌控的域地內(nèi)有一個相對安定、安寧、安康的生存環(huán)境,由于其執(zhí)政理念迎合了人民大眾的渴求,故有很大的感召力,人民群眾都歡迎張魯?shù)膱?zhí)政、治理、管控策略。中原人民群眾不愿忍受戰(zhàn)爭和混亂不堪的社會環(huán)境,向往太平安康生活的中原及關隴群眾數(shù)萬戶從子午道投奔漢中而來,張魯一視同仁,命各地祭酒均給予了很好的安置、安排、安頓、部署,張魯?shù)膭萘Σ粩嗟玫綌U大。在張魯“行寬惠”的治理下,漢中春和景明,升平祥陽,蒸蒸日上。當逃難而來的西涼關隴名將馬超、韓遂等投奔漢中時,張魯十分高興的出帳迎接,并以手撫其背,加官晉爵,使張魯?shù)能娏θ缁⑻硪!度龂尽分羞@些正史內(nèi)容,差不多均被《三國演義》小說完整承襲或演義。
隨著張魯羽翼豐滿,在駐軍漢中9年后秒殺張修,為什么張魯突然就變得如此強大有實力呢?后世普遍認為:一是張魯改革后的五斗米道附合當時社情民意得人心;二是張魯屬張陵之孫,張衡之子,血統(tǒng)上名正言順;三是父親張衡傳天師道教主職位與張魯,其掌權(quán)合情合理,而張修篡奪教主職位有悖于道,有悖于理,張魯?shù)谌淌滋鞄熉殑账鶜w是天意!故有強大的宗教號召力。
張修篡奪了“正一盟威之道”教主大權(quán)后,對其教義、主旨、組織、規(guī)章、行動、制度等全方位進行了改良、充實、完善,使五斗米道有了一定發(fā)展。張修五斗米教的內(nèi)容,《三國志·張魯傳》云:“修法略為角同,加施靜室,使病者處其中思過。又號奸令為鬼吏,為病者請禱。請禱之法:書病人姓名,說服罪之意,作三通,其一上之天,著山上,其一埋之地,其一沉之水,謂之三官手書。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,故號五斗米師。實無益于治病,但為淫妄。然小人昏愚,竟共事之”。張修的宗教儀式大致與張角相同,比如強調(diào)叩頭思過、符水治病,但又有不同的地方:一是增加了靜室思過;二是將治病與宗教活動結(jié)合起來“三官手書”。
從“熹平中(175)妖賊大起”、至光和中(179)張修篡奪五斗米道、再至中平元年(184)的“巴郡妖巫張修反、寇郡縣”的記載,表明張修在漢中主持五斗米道已10余年,再到《資治通鑒》卷六十三所記張魯殺張修是在建安五年(200)表明:張修篡奪教主職位,前后不到30年。這30年間正是張魯由少年成長到青壯年時期,也正是張魯在底層、夾縫中生活,本身與正義毫不相干的近30年;亦是張魯忍辱負重,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唯物辨證法形成的重要階段。這些磨難形成了張魯天下大同的意識形態(tài)和遠大抱負的人生觀。為張魯在之后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(quán)奠定了基礎,準備了條件。張魯統(tǒng)領漢中近30年,信徒眾多,成為一支不可輕視的割據(jù)勢力。故曹操和劉備都想爭取張魯,張魯選擇了曹操,曹操對張魯非常器重,封候晉爵食萬戶,封張魯“襄平侯”,任張魯“鎮(zhèn)南將軍”,“又封其五子,皆列侯”,給了張魯非常優(yōu)裕的政治待遇和普及五斗米道的土壤。張魯歸附曹操后,攜帶10多萬教徒來到長安、洛陽、鄴城三輔之地,向社會各界傳播五斗米道。經(jīng)過東漢后期和西晉的發(fā)展,到東晉時五斗米道勢力極大,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到北方和中原廣大地域(影響遍及中國三分之二域地),就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!
然而劉備的蜀漢政權(quán)益州,一是人口比較少,二是地盤太小,假如張魯歸服劉備,五斗米道的傳播自然有限,甚至以劉備的心胸、氣質(zhì)、為人、以及皇室血脈等因素,傳播五斗米道也許無從說起。故,從張魯后來的大展宏圖、擴散天下大同社會主義思想可以看出,張魯不但是一名能謀善斷、智勇雙全的偉大軍事家,也是具有遠見卓識、心系天下的政治家,還是運疇帷幄、決計千里、決計未來、鴻圖大展的大謀士,是依附曹操的政權(quán)而實現(xiàn)遠大抱負的實事求是實干家!張魯在實施遠大抱負的道路上并沒有首鼠兩端,而是繼續(xù)革命,并沒有因為歸附歸順而顧慮重重停止不前!張魯?shù)淖罱K目標是建立天下大同、護民佑世、天人合一、師法自然、五斗米道管理和分配社會財富的社會主義!雖然沒有實現(xiàn)全國的五斗米道普及目標,但在當時中國的廣大域地上推廣開去,遍及了北方和中原,影響了中國三分之二的域地,產(chǎn)生了積極效應,其意義非凡。
張魯奪回教權(quán)
《三國志·魏書·張魯傳》注引《典略》曰:“熹平中(175),妖賊大起,三輔有駱矅,光和中(181),東方有張角,漢中有張修。駱矅教民緬匿法,角為太平道,修為五斗米道”。 這是說: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,張修在漢中、巴郡一帶傳播五斗米道。巴郡,在漢代指三巴,范圍較廣,包括今天的重慶市、四川省大片區(qū)域!逗鬂h書·靈帝紀》曰:“中平元年(184)秋七月,巴郡妖巫張修反,寇郡縣”。劉艾撰《漢靈、獻二帝紀》曰:“時巫人張修療病,愈者雇以五斗米,號為五斗米師”。這是史料中比較明確的記載張修篡權(quán)后的活動記錄。說明:一是張修活動區(qū)域主要在漢中、巴郡一帶;二是張修能舉行武裝起義,準備時間應該在幾年乃至10多年前。張修在武裝起義失敗后,被漢中太守蘇固趕出了漢中域地,被迫退到了巴郡地區(qū),后被益州牧劉焉招降,封為別部(巴部)司馬。陳壽《三國志·張魯傳》曰:張修“從受張陵道者出五斗米,故世號米賊”。晉常璩《華陽國志·漢中志》亦言:“其供道限出五斗米,故世謂之米道”!端(jīng)注·沔水》曰:“張魯至行寬惠,百姓親附,供道之費米限五斗,故世號五斗米道”。張魯在漢中,“以道教民,自號師君”?梢姡瑥埵献鎸O三代傳道為“鬼道”(天師道)。《三國志·張魯傳》曰:“魯在漢中,因其民信行修業(yè),遂增飾之”。
《華陽國志》載,張魯母親:“好養(yǎng)生,有少容,兼挾鬼道,往來于益州牧劉焉家”。“以鬼道見信于益州牧劉焉”。益州牧劉焉,是西漢魯恭王之后裔,從縣令做起,一直官到朝廷太常。漢代太常主管祭祀、社稷、宗廟、朝會、喪葬等禮儀,事重職尊,位列九卿之首。但是到了東漢,任太常的人不必為列侯,多以名儒擔任這一職務,成為虛職,地位大不如從前。劉焉目睹朝廷、宗室越來越弱,預知天下將亂。本欲圖求交趾牧,就是到廣東一帶做軍政長官,以避亂世紛爭。劉焉的朋友勸他到天府之地的四川益州任職;劉焉覺得有道理,接受了朋友的建議;恰逢蜀漢之地賊人造反,在劉焉的要求下,朝廷便將他派往益州,為監(jiān)軍使者,領益州牧,封陽城侯。
劉焉到益州后,鎮(zhèn)壓了蜀地豪強叛亂,收編了起義失敗后逃到巴郡的張修。但是,五斗米道勢力強盛,民間影響力頗大。為了籠絡民心,劉焉需要五斗米道的宗教勢力輔佐而鞏固政權(quán)。此時張魯母親盧氏正需要政府認可其正統(tǒng)之道,從而冷落張修篡權(quán)之道。歷史為其創(chuàng)造了機緣,雙方一拍即合。盧氏不但以五斗米道為劉焉政權(quán)服務,而且劉焉崇拜盧氏的養(yǎng)生之道一一一張魯母親盧氏以道術養(yǎng)生,不顯老,老來俏,于是劉焉拜盧氏為師,盧氏便經(jīng)常出入于劉焉之家傳授養(yǎng)生道術,漸漸取得了劉焉的信任,為張魯爭取到官職督義司馬。初平二年(191),劉焉命別部司馬張修為帥,督義司馬張魯為監(jiān)軍,一起率軍去攻打漢中太守蘇固。張衡84歲逝世,其妻盧氏最低年齡也在70至80歲之間了,出入于劉焉之家完全是教授養(yǎng)生道術,根本不存在像《三國演義》中第四十二回描寫的“少兒不宜”情況!演義是為了博取眼球,只能是演義。
建安5年(200)冬,張魯用計謀奇襲殺死張修后,劉焉令張魯斬斷通秦連蜀的斜谷道,把朝廷派往漢中的新使臣概殺勿論。如此,張魯憑借劉焉益州牧政權(quán)的勢力擴大了影響,逐漸坐大。劉焉在世時,張魯處處尊從劉焉指示;劉焉死后,其子劉璋世襲了益州牧爵位。劉璋不是英明之主,懦弱、無能、昏庸,沒有政治才能,不懂軍事,不知道人才的的重要性,更不懂文武之道。他當上益州牧屬于偶然,因為劉璋并非劉焉的長子,而是幼子,應該是劉璋的長子劉范繼承益州牧爵位,但是劉范因為和馬騰密謀進攻權(quán)臣李傕,兵敗被殺。劉焉逝去長子,心痛不己,背疽發(fā)作而死。沒了長子,幼子自然就是太子了,就是繼承其父益州牧的唯一人選了。但是,劉障無道,當上益州牧很多將領不服,先是沈彌、婁發(fā)、甘寧起義反叛,只不過被鎮(zhèn)壓了而已。緊接著是趙韙起兵造反,得到多地響應,多虧劉焉在位時收留了不少流亡百姓,這些流亡人員組成了東州兵(敢死隊),因感恩劉焉而誓死奮戰(zhàn),才鎮(zhèn)壓了趙韙的叛亂。隨后是法正和張松歸附劉備的背叛。可見劉璋是多么的不被麾下將領、謀士、有識之士看好。張魯看到劉璋的統(tǒng)治并不穩(wěn)定,不是成大事的人,昏庸無道亂彈琴,就不予理彩劉璋的瞎指揮。劉璋大怒,殺死了張魯?shù)哪赣H和弟弟張徵。張魯索性率領巴郡域地內(nèi)少數(shù)民族的首領杜濩、樸胡、袁約等人發(fā)動叛亂,與劉璋公開為敵對壘。這時,東漢朝廷內(nèi)部混亂,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無論是當時掌握東漢朝廷實權(quán)的曹操、還是被架空的漢獻帝,都對張魯無可奈何、鞭長莫及,東漢朝廷多次派去漢中的新任太守,都被張魯殺死在斜谷道。東漢朝廷只好任命張魯為中郎將,擔任漢中的漢寧太守,讓其治理漢中,張魯成了名正言順的漢中王;栌篃o道的劉障氣急敗壞,腦羞成怒,派大將龐羲、李思等領兵攻打張魯,但均被張魯軍隊多次擊敗。于是,劉璋任命龐羲為巴郡太守,“又遣楊懷、高沛守關頭”。即:又令楊懷、高沛兩位大將為駐守略陽縣與徽縣交界處的白水關,對張魯割據(jù)的漢中形成扇形包圍圈,雙方成對峙之勢。為了沖破封鎖,不久,張魯打敗了龐義、李思,奪取了巴郡廣大地域。張魯砸爛舊世界,打破不適應人民群眾的官僚體制,輾碎原有舊體制,沖垮舊的政治框架結(jié)構(gòu),建立新世界,不采用朝廷的郡、縣、長、吏等官員體制,而以道教體制管理政務,即:初入道者為“戰(zhàn)卒”,有一定資歷和統(tǒng)領教徒數(shù)量較多的為“祭酒”,統(tǒng)領教徒部眾更多者為“治頭大祭酒”,以道教體制逐級管理地方事務,實行人人有飯吃,個個有衣穿,教徒不論職務高低,一律平等,糧油米面錢財?shù)任铮科骄峙;教徒必須誠信不欺詐,減輕刑法,對犯法者寬限三次,如果再犯,然后加以懲處;若為小過,則修道路百步以贖罪;張魯還令各地各基層組織,在交通要道設立義舍,置義米義肉于內(nèi),免費供路人量腹取食;并宣稱,取得過多,將得罪鬼神而羅患疾病?梢,一是漢中和巴郡域地已成全民為道;二是道教十分注重養(yǎng)生修煉,吃飯不取過多至今對人類保健長壽仍有現(xiàn)實意義;同時佐證:早在東漢,中華民族就發(fā)現(xiàn)了“茶七飯八、花草養(yǎng)目、運功健體”等具有長壽功能之道術。
張魯?shù)恼毯弦恢卫眢w制,在當時群雄并起、天下動蕩的年代,使他執(zhí)政的域地內(nèi)有一個相對安定安寧安康的生存環(huán)境,很受百姓歡迎,很有感召力。曹操就非常欣賞張魯?shù)膱?zhí)政方略,估計還對張魯砸爛舊世界有共鳴,因而十分器重張魯。張魯個人修養(yǎng)亦為上乘,他在逃往巴郡時,“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”,張魯曰:“本欲歸命國家, 而意未達。今之走, 避銳鋒, 非有惡意;寶貨倉庫, 國家之有”。“遂封藏而去”。估計所封寶貨中就有“民掘地而得玉印”、后上交給張魯?shù)?ldquo;秦始皇傳國玉璽”!“太祖入南鄭(漢中),甚嘉之”。張魯?shù)闹卫矸铰灾校泻芏嗯c曹操的執(zhí)政理念不謀而合,大丈夫所見略同!因此二人相見恨晚,成為世交,還結(jié)為兒女親家。1700多年后,張魯又成為偉大領袖毛譯東主席的摯友,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政黨一一一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朋友。張魯執(zhí)政理念和意識形態(tài),影響深遠,而且還將影響深遠。
上德不德是以有德
張魯奪回道教最高權(quán)力后,在張修五斗米道的基礎上全面改革。史載:“張角為太平道、張修為五斗米道、張魯增五斗米道而飾之(改革)”。同時,史書稱張角為“道師”、“大賢良師”;張修為“祭酒”、“鬼主”;張魯為“君師”、“天師”,稱呼上亦有不同。張角在中平元年(184)二月起義之后,張修也于同年七月在漢中發(fā)動五斗米道徒舉行起義。兩位首領攻打郡縣、殺害貪官,沉重打擊了朝廷在川中的統(tǒng)治,一些地主豪強驚呼:“季世不祥、米巫兇肆”!故史書記載時特將張修與黃巾起義領袖張角并列在一起。
《南鄭城碑》贊張魯:“位尊上將,體及人臣,五子十室,榮并爵均,童年嬰稚,抱拜王人,命婚帝族,或尚或嬪”。李膺《蜀記》曰:“受其道者,輸米、肉、布、絹、器物、紙、筆、薦席、五彩”。張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(quán)后,五斗米道“義舍”中既有米,又有肉,說明信徒交物不少,道徒眾多,走的是社會財富和平均分配道路。張魯?shù)奈宥访椎缹χ蟮牡澜逃绊懢薮,并且成為此后道教的立教根本和理論基礎。
張魯出生時間不詳,史書記載:卒于公元245年;《真誥》又記:“張魯卒于公元259年,大笑而亡”。張魯在治理漢中的近30年內(nèi),走的是政教合一、天下大同的社會主義道路,體恤百姓,轄區(qū)內(nèi)春和景明、升平祥陽、男耕女織一派繁榮昌盛景像,實踐證明張魯建立的政教合一、天下大同政權(quán),得民心、合社情、順民意,在當時是最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!深得民心,人民群眾都非常歡迎五斗米道的治理策略;栌沟膭㈣皩堲敍]辦法、無奈何,邀請劉備出兵討伐張魯,完全是引狼入室。劉備及時抓住機遇,一路無阻地進入蜀地,然后突然襲擊向劉璋益州發(fā)起進攻,奪取了益州,建立了蜀漢政權(quán),從此天下“三國鼎立”形成。
漢中北據(jù)秦嶺,南瞰巴山,號稱天漢,米糧之川,戰(zhàn)略要地,得天獨厚。而且,在張魯統(tǒng)轄的近三十年內(nèi),因為治理有方,戰(zhàn)略和策略合民心、附民情,許多北方和中原的流民紛紛移居漢中,使得漢中住戶竟有近20萬家,五斗米道忠實信徒眾多,漢中豐裕足實、水草豐盛、物產(chǎn)豐饒,祭酒戰(zhàn)卒可謂兵多將廣。東漢末年多少梟雄豪杰為了爭奪地盤揭竿而起,張魯卻依然守住漢中,為什么沒有選擇對外擴張策略而正式建立國家呢?
首先,張魯?shù)恼毯弦、天下大同的社會主義政權(quán),處于實驗、實踐、摸索、完善階段,他以道為最高信仰,以經(jīng)濟建設為中心,以建設社會主義制度為重點,以發(fā)展壯大五斗米道為已任,廣積糧、壘高墻、不稱王、緩建國!度龂尽贰度A陽國志》《水經(jīng)注》均載:“民有地中得玉。ㄇ厥蓟蕚鲊癍t)者, 群下欲尊魯為漢寧王,建立漢東國。魯功曹巴西閻圃諫曰: “漢川之民, 戶出十多萬, 財富土沃, 四面險固; 上匡天子,則為桓、文,次及竇融, 不失富貴。今承制署置, 勢足斬斷, 不煩于王。愿且不稱, 勿為禍先。魯從之”。其次張魯所霸占的漢中,前控荊楚,后依隴秦,右接東吳,左連青新,既有秦嶺、巴山的天然屏障,又有東川漢江兩岸稻蛙聲聲,還有川北沃野煙靄,既是戰(zhàn)略要地,亦是腹背受敵。因戰(zhàn)略位置重要,自然招來各軍閥集團垂涎和非分之想。在張魯執(zhí)政的前期,需要對四川的劉璋加以管控,劉璋對他形成了扇形包圍圈;對荊楚吳越加以防范,吳越對他虎視眈眈;對曹魏不可掉以輕心,曹操時刻都想吞并漢中;隴青西涼的韓遂、馬超等彪悍勇猛,雖然雙方?jīng)]有那么大的仇恨,而且,張魯一度還很欣賞馬超,但畢竟韓遂、馬超的西涼實力強大,雖然西涼軍隊當時主要在應對曹魏,但南下直取漢中的擴張野心時時存在,而且歷史上漢中曾多次被西涼氐羌占領,歷史教訓不可忘記……面對四面楚歌,張魯自守有余,主動進攻明顯不足。
到了張魯執(zhí)政后期,曹操先后擊敗了隴青西涼的韓遂、馬超部眾,劉備奪下了益州,張魯迎來勢力更加強大的敵人曹魏、蜀漢、東吳。在這個時候,張魯別說主動進攻向外擴張,能守住自己的地盤漢中和川北,算是燒高香的非常不錯了。畢竟這三大軍閥集團,都比他強悍十倍,誰都可以把他吞到肚子里去。
曹操為了吞并漢中,甚至放下孫權(quán)進攻合肥于不顧,親自統(tǒng)率十萬大軍,不惜耗費大量資源,最后雙方傷亡慘重,終于迫使張魯歸附。劉備剛剛得到了四川益州,建立了蜀國,士氣、實力正是一個高峰期,張魯統(tǒng)轄的漢中和巴郡亦是劉備的囊中之物。之后劉備金戈鐵馬、雄師北進,終于從曹操手里奪取了漢中成了漢中王。
不管面對哪一個巨齒獠牙的軍閥集團,張魯都沒有招架之力,更沒有還手之功。尤其曹魏、蜀漢兩大軍閥集團,均不愿意讓對方比自己更早得到張魯?shù)膽?zhàn)略要地漢中這塊肥肉,雙方都在磨刀嚯嚯,時刻準備著。這個時候,擺在張魯面前的歸附問題只能是二選其一,在兩大軍閥集團勢力中選擇一個。因為曹操是造反勢力,執(zhí)政運行綱領比較接近張魯?shù)恼沃鲝垼瑲w附后可以借風揚場,借力出拳,光大發(fā)揚五斗米道教,“東風送我上青天”。而劉備是;始瘓F,復辟舊制度,與張魯?shù)恼毯弦、天下大同、社會主義制度南轅北轍。結(jié)果張魯在歸附曹操后,受到了很高規(guī)格的禮遇;張魯不但被任命為鎮(zhèn)南將軍,又被冊封了候爵,食邑萬戶,曹操還和他結(jié)成了兒女親家,曹操的天地是何等寬廣!桃花園里可耕田。
元代成宗皇帝贊張魯:“為道之大,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,有漢天師之緒遠矣,匪其子孫善繼善成,不怠益大,孰濟登茲,是以代有異人,出禪治化,系師景行焯靈,昭于簡冊,妙于自拔,功成不居,經(jīng)不云乎,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”。正是在張魯政教合一的政權(quán)治理下,漢中域地在軍閥割據(jù)、混亂不堪的東漢末年中,升平祥陽、安然無恙、安康穩(wěn)定、政通人和、平安無事、安定團結(jié), 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、家弦戶誦,生活質(zhì)量節(jié)節(jié)高升。相比之后漢中被曹操和劉備占領,百姓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,張魯時代的百姓生活無疑是天堂一般。因此,張魯在漢中百姓的心目中如同白天的太陽、夜晚的月亮一般光鮮明亮、照躍大地。所以張魯歸附曹操后遷往魏國三輔時,漢中百姓爭相跟隨者達十數(shù)萬!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拖兒帶女全家到了魏國;尤其是那些五斗米道的管理層大祭酒和祭酒,更是全部跟隨張魯去了魏國三輔之地,這無疑給五斗米道的傳播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巨大的機遇,極為有利于實現(xiàn)張魯?shù)倪h大抱負一一一在廣袤天地中傳播五斗米道,宣揚天下大同的社會主義思想。假若張魯不歸附曹操,在軍閥割據(jù)、政權(quán)一隅、分而治之的三國時代,欲將五斗米道廣泛傳播到中原和北方的廣袤大地,根本是不可能的!因此,張魯去世的時候是大笑而亡,算是善終。
2021年11月2日
(以上僅為作者觀點,照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)
(作者簡介: 方鵬霏,陜西省作協(xié)會員,陜西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,中國收藏家協(xié)會會員,已在國內(nèi)外有關報刋雜志發(fā)表散文、報告文學、短篇小說等2000多篇,榮獲中、省、市有關報刋雜志各類征文一、二、三等獎和優(yōu)秀獎20多次;出版發(fā)行有54萬字的散文集《秦巴攬翠》)
|